朱伟老师:从“巅峰”到“过气”,聊聊这几年我的经历和思考

完美体育365官方网站入口 admin 2025-07-01 11:00:00

04 我的行动:一个过气网红老师,接下来准备做哪些事情?

05 和你们说说我的心里话。

文章很长,认真读完的话,可能需要花一二十分钟时间。

01

我个人这些年的经历

写给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们

开头最重要的这部分,永远是写给你们的。谢谢你们的爱护和支持,才让我能成为我。我所有任性和傲娇的底气,也都是由你们给到我的。

最近有学生在微博上给我留言:

“伟哥,看到你公众号停更了,你怎么了?”

真的谢谢你们。我挺好的,创业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,但好歹公司和团队还在、请放心。

很多人不知道,这五年,我一口气完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,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的全日制博士。这是我曾经在课堂上对你们吹过的牛,也是我对自己的交代。

确实,我没有以前那样的影响力了。

在知乎上我曾看过一个帖子,大概就是讲:当年第一代的考研英语名师,没有抓住视频这个风口,例如朱伟。

这个作者说的没有错,这些年韦林公司的收入也因为这些原因在不断下降。

我问过自己,遗憾吗?确实遗憾,这5年错过了抖音和视频号的红利。后悔吗?我也不后悔。

对于靠内容吃饭的人来讲,错过某一个风口固然可惜,但是自己能够不断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滋养,保证自己一直能做好内容、吃上内容这碗饭更为重要。

做内容的人,如果没得到滋养,心力被耗费了,是很难做下去的。

“这是你的狡辩吗?”

“这是我的真心话。”

“那我问你一些非常尖锐和扎心的问题。”

“你问吧。”

······

这是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和我沟通时候,问过我的一些扎心的问题,我也想把一些批评我比较多的问题拿出来讲讲。

“我看到很多人说,你更多是一个商人,你认可吗?你在免费课程里不断地打广告让学生报课。”

坦率说,这个事情学生们批评得没错,我之前确实是在课程里打广告。

当我出来创业之后,我的身份一下子从老师,变成了公司老板。我再也不是一个人吃饱就行了,我还有百来号人要养活。

团队当时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营收增长点,只能靠我不断在课程去打广告。然后就有学生批评我是商人。

讲实话,这个时候被学生批评,我心里是很清楚的。虽然难受,但当时的我没有办法、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创业带来的营收挑战。

这也是我痛心的地方。后面这些课程里的广告都取消了。

对我来讲,最大教训就是:内容创作者,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羽毛。所以当时我被批评是应该的。

“有人说你是考研老师里屁股最歪、最不爱国的?”

我确实会提出一些批评,很多时候还挺尖锐的。

季羡林先生曾说:“歌颂是热爱,表达不满也是热爱”。

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话,最重要是看他做了什么,而不是道听途说。

我连续很多年,给学校捐书、捐图书馆。上海的公立小学我捐过、河南捐过、江西捐过,这些事我一直在做。

给母校南昌大学捐赠单独的“奖教金”150万,帮助青年老师教学和做科研。给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,捐赠过流媒体工作室,希望学校培养出更多跨界人才。

这些捐赠,我从来没有附加任何条件。

疫情刚发生的时候,武汉协和医院,全国收到的第一批N95口罩,是我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的同学捐的。

韦林自己还额外采购了100万的口罩,第一批抵达武汉,比阿里巴巴这些企业都快。

“你怎么看那么多人不断去黑你?为什么不解释?”

当通过黑你、踩你,能凸显他们自己正确、厉害的时候;你怎么做都阻止不了这些人,像食人鱼一样轮番撕扯你。

在我个人名气最大的那几年,黑朱伟已经成了政治正确,因为黑朱伟就是能够博取到关注和流量。各种拉踩、硬黑、泼脏水,只要把朱伟这个人搞臭,自然而然就没有人报朱伟的课了。

我看到有学生给我发截图,有个老师一直换美女头像,然后在学生群里说:朱伟以前在酒店约我。但学生把我拉进群和她对线时,她就怂了。

这种离谱的事情实在太多了。有好几次就是在某个时间段集中出现。这些事你根本没办法去动用法律手段、你也没办法真的就顺着网线去找到TA追究责任,甚至你都不知道你该怎么澄清。

但我也反思我没做好的一点,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有效解释。于是,就这样一次次被变本加厉。

今天,我在这里也来回应一句:我创业这么多年一直被人在尬黑、尬踩、谁都能来踩一脚凸显自己。尤其是刚开始创业那一年多时间里,各路妖魔鬼怪,无底线在各种平台集中黑我。

后来我也搞清楚了,确实是背后有组织,甚至专门去雇水军。过去这么多年了,也没必要去再讲是谁了。

我想说,不管是谁在黑我,你们见到真的有一个人敢出来跟我对线吗?没有一个人敢。我也曾直播公开说过,因为全是假的,所以他们不敢。

大家只看到别人黑我,有没有看到我黑过、踩过任何人?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,精力不应该放在这些事情上。

02

在创业的过程中

我所踩过的那些坑

从2017年到如今的2024年,一转眼就过去了七八年。

我有幸经历过那个疯狂创业的年代。那时候一个ppt就能拿到数以百万的资金;到如今,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喊着“降本增效”、“活下去”。

互联网教育行业,是那几年风头最劲的几个行业之一。在2021年“双减”的靴子落地之前,国内有多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互联网教育公司。

作为这个行业参与者的我们,当时的某家巨头公司也承诺给出了数千万的资金,来获取我们的小部分股权。

那个年代,很多公司就是奔着融资去的。创业好像是一串数字。数字会让人沾沾自喜、让人傲慢。数字也会掩盖一些问题,它并不代表着一切。

在这些变化的数字背后,我把我创业踩过的坑,总结成了两方面的原因:人的原因和事的原因,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原因。

而人的原因,又回到我自己的身上,是我在搭建团队的时候出现了问题。

一、人的原因,这里我总结两点:

1、一上来就搭建规模很大的团队,这种做法现在尤为不可取。

创业初期,尤其是内容创业者,这个成本的压力,会让你后续所有的动作都有所变形。

2、团队一大,就会很容易形成一个问题:搞形式重过搞业务。

业务能力不强、执行力不强。这也是大家经常听到的“大公司病”。我很惭愧,曾经在我的小公司里也出现了这种问题。

以上原因,最终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:老师的心力被严重消耗,做事的心气变了。

内容创业最好采用小团队、小公司的作战形式。一定要做好内容,给老师更多心力。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团队不陷入内耗之中。

二、事的原因。其实根子还在人的问题上:

1、因为一些原因,这两三年我的图书销量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。

图书体系下滑后,团队没有找到新的打法。当时的核心团队一直在等我解决,而不是帮我想办法解决。

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是:一要解决图书内容的问题,二要解决图书销售的渠道问题,三要解决新流量体系搭建的问题。

到现在,仍然有很多同学对我说:《朱伟考研英语词汇5500背考通》和《朱伟英文题源报刊7000词》非常好用。

但我更多见到的是:很多连我的课、我的书,看都没有看的人,在小红书上,吐槽朱伟的内容太长。嘲笑跟着朱伟学习的考研学生蠢,只知道学单词。

注意,哪怕是他们吐槽,也只是吐槽课程太长,而不是不好。

在这里我想说明下。我的词汇课,从来都不只是讲单词的课。它是一门英语综合实力课。我的词汇课为什么长?因为这个课能一口气解决词汇、长难句、语法短语搭配、写作素材、阅读基本功等等。其实你只要真的刷两遍我的词汇课,就可以直接做真题了。

当然,对我来说,能不能研发出时长不长、内容又好的词汇课。更加符合这个时代学生的快速获取知识的这种需求?这是我的课题。我也势必要研发出这样的课程。

2、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团队行动力弱

这几年社会经济的大环境问题,我就不多说了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,原来的课程价格体系、服务体系还有用吗?有没有新的体系?

市场的剧烈变化,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应对挑战的心态和行动力。我们都要学会,不拿自己从前的成绩当成绩。每隔一两年要将自己清零再重来一次。

有人说:时代的一粒沙,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大山。

于是时代说:来,我给你表演一个沙尘暴。

这就是我们这几年所面临的环境。我也认清了自己,只能当好一个老师,当不好公司的CEO。

和你们讲个我自己的笑话:为了管理好公司,我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去学管理。学完管理之后发现,自己真的不适合做管理,只适合做老师。

03

我的思考:

教育行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?

机构和名师IP们,应该做好哪些事?

“旧世界的秩序正在坍塌,通往新世界的路也有了光亮和方向。”

这三五年,我们无不在感慨:这个世界变化实在太快了,快得已经很少有人能跟上它的节奏。

媒体,从双微平台,发展到双微、抖音、视频号、B站、小红书等等。内容传播形式,从图文内容变成了视频内容。

很多人,在媒体快速变化的过程中被打懵,包括我自己。这几年,又是教育行业最为动荡的几年。

我们都为新技术下的教育行业的变化而焦虑。一方面,看到了各大机构,在不断拥抱大数据、数字人、AI大模型等等。另一方面,这个行业从业的绝大部分人员,又觉得这个行业依旧落后。

依旧是靠买流量、销售驱动、贩卖焦虑来转化付费。

你肯定也接听到很多教育公司打来的报课电话、也看到过各种各样制造教育焦虑的文字和视频内容。

前些天,我还在抖音上刷到一条名为:《中国人重要的一生》。

在这个视频里面,从“一年级最重要”到“三年级定终生”,再到中学到大学,30岁、40岁、50岁等等,每一年都是最重要,不能选错。

仿佛中国人的人生就没有不焦虑、不重要的时候。而在这些人和机构制造焦虑的背后,就是他们用来收割焦虑的课程。

我也在不断反思,教育行业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?

我之前在新东方能够“火”起来,除了自己做好了单词课外,新东方的公开大课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。这里必须感谢新东方,感谢俞敏洪老师。

在那个年代,教育机构就是能够利用自己的组织管理优势,做大规模的线下公开课。然后老师在公开课上进行演讲,收获了名气和付费转化。这个时候,组织管理能力是重要的。

但现在不是了。教育机构的人员组织管理优势,正在变成严重的成本负担。

为什么?因为线下大规模的演讲不好组织了;因为学生在线上的学习习惯形成了;因为优质内容获取难度变小、而且优质内容的传播成本变低了;因为对于用户而言,相信一个人的成本比相信一个机构的成本更低...

所以,一方面,很多线上教育机构利润极低;另一方面,不断有顶流名师出现。一个人即是一家公司。

比如我们熟悉的董宇辉、比如张雪峰、比如英语雪梨老师等等。他们当然吃到了“双减政策”和视频传播的红利。但不能否认,他们的内容都是极优质的。

这对我来说,最大的启示就是:一定要好好去做内容。优质内容带来的用户和信任,是做好教育行业的关键。

大部分学生愿意去小红书上去夸、去推荐一个老师;但我想应该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去小红书上,主动去推荐一家机构。

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小红书上推荐教育机构,不要有任何怀疑,绝对是和教育机构相关的利益方做的。

很多机构都是把学生当作流量,不断去买流量。然后成交转化率一年比一年低,也不能形成口碑。

认认真真做好课程,做好对学生的服务,学生会帮你去传播名声出去。不然,请再多水军刷好评都没有用。

就比如,我之前,因为在免费课中广告多了一点就被学生批评。

在未来的教育行业里胜出的,一定是能够和老师好好做内容、有数字化经验的团队,而不是只知道买流量、制造焦虑、关注课程转化的团队。

04

我的行动:

一个过气网红老师,

接下来准备做好哪些事情?

“朱伟在公众号宣布自己停更了。”

“朱伟好像要提桶跑路了。”

“朱伟在微博上说自己为了创业抵押了房子,撑不下了。”

在我宣布停更的这段时间里,我看见不少人在说这件事。

放心,阿伟没有准备提桶跑路。为了创业抵押房子这个事儿是真的,这些都是我为创业交的学费。

正是因为这些学费,才让我有了接下来更为坚定的行动和步伐。

人的精力和时间真的非常有限,你必须把自己绝大部分精力花到真正重要的那一两件事情上。

就是《孙子兵法》所说的: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

对我而言,最重要的事情:

1、好好做好内容,尤其是课程的内容;

2、好好用心服务好学生,永远和学生在一起。

我会花更多时间做视频,会用心把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讲好、讲出彩。

只有这样,才能让“朱伟老师”重新回归到新一批学生的口中。

另外,我还要做的一件事:就是要一直在第一线,一直和学生在一起。认真对待学生,把学生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考试压力的人。

从“巅峰”到“过气”,这一路我确实心里不是很好受。看着跟着朱伟学的同学,被人嘲笑只知道背单词,我非常难过。

但人生漫长几十年,哪一个被视为榜样的人,又不是起起落落?

去年,我在抖音上刷到了“活力28”那三个老头。三个完全不懂互联网的老哥,手忙脚乱在直播间开播卖货,但他们的真诚和货真价实的产品,受到了近千万人的喜爱。

我也特别喜欢他们账号主页的那句话:如果巅峰留不住,那就重走来时路。

是的,朱伟早已不在巅峰,是大家口中的过气名师了。没关系,我就把从前走过的路再走一次。

05

写在最后

和你们说说我的心里话

能看到这里的同学和朋友,一定是对我特别关心的。有些心里话,我想在这里和你们说说。

很惭愧,我没有活得像你们想象中那样的成功,而且还踩了很多创业的坑。

但我也想骄傲地告诉你们,除了这条之外,那些在课堂上,我和你们吹过的牛逼,基本上都一个个实现了。

这些年一路创业,虽然不算成功,但还是挺幸福的。

前些天我有些丧气的时候,我打开了网易云音乐,又听了几遍《恋练有梦》。在那个app里有两个版本的歌,里面的留言有24000多条。

我何其有幸,能够陪伴你们,走过人生中那段辛苦又专注时光。我也在想,留言的你们都过得还好吗?都在哪里?

我知道你们,有的在考研、有的在读研、有的早已经毕业了、还有很多十年老粉,应该都结婚生子了、甚至不少应该有二胎了吧。

我前些天在一个学生群里说:

谢谢你们,我和你们在一起,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,感觉特别亲。我想在上海来组织一个饭局,和你们吃吃饭,来一桌我请、来两桌我请、来三桌我也请。但如果来了百八十人,我就不请了,就只能AA了,毕竟又不是我二婚。

当然,我也不会二婚。这些年和我的太太林老师一直在一起,是她的陪伴让我觉得人生何其有幸,是她给了我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家庭。

那些批评我课程长的,我没有太在意,确实有很多人没认真听过我的课,就是道听途说。

但那些造我黄谣的人,真的很可恨。我的太太林老师,一直在默默支持我。我们也几乎天天在一块儿,她知道我的为人。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恶意黑我,我内心还没事的原因。是因为家人给了我足够的爱。

她陪着我创业,承受了非常多的委屈。对她,我始终觉得亏欠、不够好。这几年,我陪着她博士毕业;接下来,轮到她见证我的博士毕业了。

你们熟悉的我的女儿一一,已经成为十几岁的姑娘;我家二宝两两,也是一个帅气的小男孩了。你们有孩子的同学,还是我的学生哈,也可以留言和我讲讲你的家庭和小孩。

不管你们处于什么状态,我也希望你们能够明白,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,永远不要忽略自己的家人、孩子和父母。让自己感受到幸福,是我们一生都应该去学习的课题。

我何其有幸,能够被数以万计的你们爱着,有上百万的学生关注着我的动态。面对低谷我有消沉过,但想到有你们的关心,又时常觉得上天对我真的不错。

我和你们吹过很多牛,很多我都实现了;当然,作为CEO创业这件事,我没有做好。

马上,我的博士要毕业了。在学业和自我提升的这条路上,也算圆满。

这一次,我重新杀回来了,阿伟并没有死。这次的身份,不是创业者和CEO朱伟,而是老师朱伟。回到老师这个身份了,全身心做内容、好好服务学生。

谢谢你们对我的喜爱和包容,谢谢每一个见过、没见过、一直默默支持我、相信我的你们。

我所有的光芒都是你们给的,我爱你们。

(5月20号,晚上8点到10点,我会在B站“朱伟老师”,和大家一起直播。我的感悟,连麦聊聊我们的生活。)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